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发布!开化倡议 ——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倡议【转】

三农学术 2022-12-31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

2021年7月22日,11位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在开化论坛上,代表20位倡议人宣读“开化倡议”。开化纸长卷缓缓打开,“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倡议掷地有声,奏响了“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时代强音。

开化倡议

——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倡议


我们是社会科学学者,从事有关乡村振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021年7月22日,我们聚首浙江省开化县,共议乡村振兴的重大主题,共述乡村发展的中国故事,共商社会科学的使命担当。

我们共同发布“开化倡议”,发出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倡议。

1.扛起使命担当。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扛起使命担当。

2.立志大有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对此,我们必须大有作为。

 3.践行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致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社会科学卓越人才和担当乡村振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充分践行“行动育人”理念,在投身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培养人才,在农村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开展“四史”教育、国情教育、农情教育、耕读教育和实践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怀。

4.深耕学术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学术工作的基本功。研究乡村振兴主题、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必须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力求“深、实、细、准、效”。我们要秉承重视调查研究的传统,关注基层现实,深挖基层经验,直面时代课题,把研究做在乡村的广阔舞台上,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5.创新行动试验。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社会科学的思想和理念须在实践中转化为振兴乡村的行动。我们要传承社会科学在乡村建设中的试验探索精神和行动研究传统,在乡村一线建设社会实验室,广泛开展乡村发展试验,组织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村庄党支部共建乡村振兴党建“1+1+1”基地。我们要总结提炼行动试验的经验和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的“创新策源地”和“典范样板地”。

6.培训乡村人才。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要集中师资、针对需求、分类培训,积极传播乡村振兴的思想和理念,分享乡村发展的实践和经验,以理论滋养和行动示范启悟乡村振兴工作者,使其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成为具有理解力、倡导力、行动力和创造力的“一懂两爱”人才。

7.传承优秀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须要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传承、发展和提升农耕文明。我们要推动农耕文化和乡村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切实保护、有效传承和适度利用,充分研究蕴含其中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乡村好风尚,建成有温度、有厚度、有风度的新乡村。

8.推动合作交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须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不同行动者之间交流经验,在不同国家之间互学互鉴。我们要积极搭建“开化论坛”等平台,会聚国内外学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行动者交流研讨,推进学术思想与行动试验的互检、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互验,为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政策设计和实践行动输送新要素和新动能。

9.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农村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很多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要树立全球视野,通过深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丰富多元的行动试验,全面总结乡村振兴的中国经验,主动分享乡村发展的中国智慧,真实展现乡村建设的中国样板,为各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10.构建理论体系。社会科学要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特色、风格、气派展示实力和自信。我们要把研究乡村振兴诸议题作为主攻方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吸收马克思主义农政问题与农政转型的理论成果,构建诠释中国农政转型道路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理论思想、立场观点、概念范畴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11.讲好中国故事。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兴趣很浓,但了解甚少。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迫切需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既要探索乡村发展转型的中国路径,也要加强对外传播,促进互学互进。我们要发挥社会科学的叙事专长,通过有力的话语体系和有效的话语表达,向国际社会讲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乡村振兴故事。

12.奔赴乡村田野。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深入田野正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优势。让我们带着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深厚情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背起行囊,奔赴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让我们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寻常农家,理解乡村发展现实,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田野写满希望,乡村承载厚望。社会科学学者要积极投身国家发展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事业中笃行不怠,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和乡村的全面振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1年7月22日


倡议人(排名不分先后):

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徐  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周晓虹(南京大学教授)

景  军(清华大学教授)

周大鸣(中山大学教授)

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邬志辉(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张文宏(上海大学教授)

田毅鹏(吉林大学教授)

胡  荣(厦门大学教授)

邱泽奇(北京大学教授)

毛  丹(浙江大学教授)

贺雪峰(武汉大学教授)

文  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周飞舟(北京大学教授)

高圣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安录(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仇焕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亚华(清华大学教授)

卢云峰(北京大学教授)

编辑/邵念念 王树远 张馥慧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https://mp.weixin.qq.com/s/69bTACYIuDUO6FV2-ySz5g


相关阅读:

  1. 重磅!开化论坛日程发布

  2. “开化论坛”在浙江省开化县举办

  3. 20位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联合发布“开化倡议”

  4. 知名高校齐聚开化 九个基地同时揭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